引用:
作者老老濕
沒人叫你看
不愛可以不要看
高耗能產業多的是
石化、鋼鐵、水泥、貨運、航空與海運等六大部門
由於其減碳成本高、資產壽齡長
且處於國際開放競爭市場,故可稱為六大高減碳難度(Harder-to-Abate)部門
而這六大部門排碳量約占全球30%。若盤點台灣的排碳結構
則此石化、鋼鐵、水泥、貨運此四大部門,於台灣境內排放量占比達到39%
你眼中所謂的
高耗能電子業占比不到12%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1...ess&q=80&w=1080
煉油+石化=19%
水泥=3%
鋼鐵=11%
電子業=11%
|
唉~ 前面寫你沒在看, 直接就把你這些觀點封死了, 你用總量來機車別人沒思考過?
我思考一下要不要來吐槽你, 要不你先開始思考所耗電量/養活勞工人頭數, 再來說.
拿鋼鐵就好了.
台灣是緊固件王國, 車廠零件王國, 你還敢拿鋼鐵來開刷? 台灣鋼鐵業超強的好嗎?
... 你去看看楊世光前幾天剛說過, 台灣把這些產品做出來的分攤產量數&養活人頭數.
簡直就是前段班啊!
這些慣老闆根本就超省的, 還要應付稅與碳, 比你還會算得啦.
以單位產品/單位養勞工數的耗能而言, 超級節約的.
之前明明白白: 只有少數極端"單個體"就高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