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引用:
作者Earstorm-5
有時候不要太鑽牛角尖, 道歉是行動, 歉意是心理感受.

過意不去跟心理不安代表兩歉意裡面的兩大成份.
至於什麼過意不去, 什麼心理不安, 持續界定分類太困難了

要不, 你就用一個社會蓋括, 也就是以大眾評估標準的.
而每個人的差異就免了, 真的有心, 也研究不出來.

因為一個最簡單的, 過去十年前的歉意跟如今, 一定大不相同.
我能告訴你如今的歉意範圍縮限許多, 會讓人感到歉意的機率低.
但範圍多少? 機率多少? 我能實際舉例嗎? 恐怕不行.

除非是文字裡找骨頭來爭論跟攻擊對方看法, 不然我直覺這沒有意義.


基本上,我會認為臺灣社會近十幾年跟風歐美而興起的「左派思維」,
不斷地嘗試在各種細節,帶風向,重新去「定義」許多人事物。
我個人不太喜歡「左派」的這些動作,左派會美其名為「進步思想」,
但我認為這些所謂的「進步思想」,骨子裡就是「自以為是」的惡搞。
就像當年把「同志」這個原本主要用於描述「同黨派」(政治思想面向)的詞彙,
炒作帶風向成「同性戀」的替代詞彙那樣。

之後我又發現了中央研究院中文詞彙網路:
https://cwn.ling.sinica.edu.tw
「抱歉」:表達因對不起他人而感到不安的心意。

中研院版本寫得就比教育部國語辭典稍微明確一些,
國語辭典的論述相對籠統一些。
但官方的詞彙資料庫所呈現的「預設」都是「心意」面向。

我人生前三十年(1980起算),臺灣的現實社會環境,
基本上「道歉」這個詞彙「預設」就是心意面向。
近十幾年「左派」卻嘗試直接透過刻意的炒作、帶風向、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來更改思路,將之「改定義」「預設」成相對嚴重的「行為」面向,
這是我不能認同的。
舊 2023-03-02, 04:26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