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虎大的說法很有意思, 有位日本禪師用過兩種"理所當然~"來解釋過.

1. 得到的理所當然, 父母的照顧, 日出日落, 自己沒有特別感受, 但存在.
2. 做事情的理所當然, 書裡面舉例日本/中國的和尚, 被問到為何跟小和尚一起打掃, 或日當正午下田.

兩位老師傅回答: "更待何時, 無特例事." (意思是說千篇一律重複該做就去做, 不要等待)

這就是一種唯心論, 心理面怎麼想, 最重要; 也隱喻該做就做, 不要思考, 計較.

思考計較產生癡念或妄想, 全部都是來自於對立的比較... 然後落落長, 一本書不斷循環無我.
===

回主題, 講到配額, 我如之前提過, 身體機能為主, 的確是有限的, 只是每個人結果不太一樣.

有可能是氧化? 或活化, 但無法逆轉(或是大幅度整個大逆轉), 練習不衰退太快之類.
舊 2023-03-01, 11:24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