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社會體制內國中∼高中階段的教育環境被灌輸KK音標的思路,
說白了就是被灌輸 美式英語 的思路。
就我個人對發音的理解,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基本上有延續 美式英語 的發音思路。
所以當我使用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的時候,
基本上 可以延續我在國中∼高中階段 被體制內強灌的英語課的發音思路,
然而近十年因為電腦文書作業和資料查閱的需求,不得不接觸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 說難聽一些就是 俄式英語 的思路,
兩套發音思路在我的腦海中打架,常得切換來切換去的,
說真的會讓我思緒有疲勞感。
然而臺灣現階段體制內的「社會現實」,我也不得不去適應 漢語拼音。
說來好笑,在政治面向,臺灣社會的某票臺派吉娃娃整天「逢中 共/國 必反」,
那怎麼這票人都沒有反漢語拼音?都當作沒看到?
不把漢語拼音當一回事,下一個被替代掉的就會是臺羅拼音。
引用:
作者Earstorm-5
留給下一代去體會&發揮, 我認為先不要告訴下一代這些是從哪裡(哪個國家)來的.
而是基礎好好教, 讓下一代自由運用, 然後有興趣來問了, 再說明, 而不要先入為主.
PS. 我並沒有覺得只要是對岸來的就不好, 反觀很多老子莊子的書, 對岸學者多透徹.
台灣願意研讀這一類的反而少了, 願意出版的更少了, 一些不錯的解說都是簡體中文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