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我印象所及,中華民國教育部「語文成果網」從199X世代至今,
每隔數年,會公告一份「官方統計」的「臺灣社會」常用字字表,
大約收錄前五千多個臺灣社會的最常用字。
我最早印象的一份報告,其中大約收到了三十個上下的「他國規範漢字」。
一晃眼來到201X世代,我印象沒錯的話,
最新的一份報告,前五千多個臺灣社會常用漢字之中,
「非」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字標準字」的「他國規範漢字」已經破一百個了。
這一百多字其中當然包含中共國標碼(GB18030)繁體字、韓國漢字、日本漢字。

從教育部的官方統計報告來看,
我過往推論整個臺灣社會被「中共的規範」溫水煮青蛙現在進行式,
真的就是對的!

然後我偶然發現原來在2020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網站有更新版本,
收錄字數從幾十年前的4808字大擴充到六千字出頭。
於是我下載字表,用我的肉眼整個瀏覽一輪,
其中有些字我去查閱國語辭典,
發現那些字根本是「讀古文」的時候才會用到,
而且還不是絕句律詩等詩詞類的古文,
是那種長篇著作裡頭出現的用字。
這會讓我覺得中華民國教育部那次擴充字數的會議「很有問題」,
真正現代臺灣社會要用的正體字反而該收錄的都沒有收錄,
舉例:214個「部首正體」就「沒有」完整收錄。
(不要嗆我說:你怎麼不去跟教育部反映?
我早就投遞過部長民意信箱了,
教育部的回信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敷衍了事,
我一個人的聲量真的太小了。)

民進黨執政之下的中華民國教育部,看樣子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引用:
作者老老濕
教育本土化導致的吧

應該主推的
國文教教常用字

數學
基本加減乘除就夠用
高中要教一些生活應用的東西

物理.化學.自然
多教一點生活與能活用的到的東西

歷史.地理
教台灣本土歷史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好

至於博大精深的文言文
去大學學

高等數學
也是去大學學

反而倫理與道德.公益活動
等社會服務可以多一點
煮飯.音樂.工藝就加加減減
舊 2022-12-30, 09:19 PM #1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