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drgdr
中國是血氧93%以上死亡都不算新冠死亡
台灣是只要新冠有寫在死亡證明上的死因不分主次,都算新冠死亡
台灣在放開管制前除了明顯非新冠死亡(車禍死、流血死),只要驗出新冠病毒都算新冠死
|
那個大陸和台灣新冠死因認定還是死亡證書不分主次都算新冠死亡是你瞎掰、看哪個平台錯誤訊息還是資訊沒更新?
怎麼和兩邊官方說法不同?大陸目前官方認定只有確診陽性並死於呼吸衰竭的才算,其他基礎病不算
https://tw.news.yahoo.com/中國新冠�...-014336731.html
至於台灣這邊可妙了,去年還認定全因死亡
也就是不管有沒有其他因素或慢性病只要確診死亡都算
而且也不管癒前癒後都認列,今年不知什麼時候改的,要經過專家認定
你的說法明顯打臉指揮中心三劍客
確診癒後身亡仍採列 指揮中心將檢討染疫死亡認定
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對於武漢肺炎死亡是採全死因認定,會忠實呈現死亡數字,意即只要確診者勾稽到死亡紀錄都會被列入,並未進一步區分直接或間接死因。
羅一鈞說,國際上對於武漢肺炎相關死亡有不同定義,有些國家認定寬鬆,只要確診後60天內死亡都列入,60天後則要看死亡診斷,有些國家認定較嚴格,確診28天內死亡才列入。
羅一鈞舉例,美國是明顯因其他原因死亡,如自殺、槍傷、藥物過量等會直接排除,但台灣目前仍未排除,但未來指揮中心將會討論武漢肺炎相關死亡個案的定義。
染疫死亡判定 今年為何突然改變標準?陳時中不正面回應
長者多慢性病,染疫死亡原因若歸慢性病,國內防疫數字恐被美化
對於確診死亡人數的死因爭議,哈佛大學公衛博士、國防醫學院內科學暨公衛學教授祝年豐說,許多長者過世時,死因都會寫是心肺衰竭,他們生前可能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慢性病,但事實上,許多60歲以上者都有慢性病,「如果確診死亡都歸究於慢性病,確診死亡數字就會失真,看不到真相。」
祝年豐指出,自從台灣疫情今年4月起爆發後,不少人就批評指揮中心,如果染疫死亡者有慢性病,就說是因為慢性病引起死亡;若是沒接種疫苗或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就說是因為未接種疫苗的關係,「指揮中心似乎不想讓死亡人數看起來太多,將死因都說是共病引起,營造防疫有成的形象。」
新冠確診死亡553人遭排除 指揮中心揭原因:為更貼近事實
周志浩說明死亡診斷證明的謄寫,最直接死因會寫在甲欄,潛在病因則會寫在乙、丙、丁欄。另外有「其他」一欄,屬於對死亡有影響的疾病或狀況,但未直接引起死亡疾病或傷害。
周志浩強調,之所以將這553例排除,是希望能更反映出新冠肺炎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以及更貼近事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此刻大家比較敏感,但死因統計的學問很複雜,因此要看各類死因的比例和背景值有何不同,提醒我們醫療管理上該注意的事。陳時中提到,若全部歸類到某一傳染病,其他的死因遭到忽略,就無法顯露背景值的差異。
至於為什麼指揮中心當然不會明說,還會用些看看似有道理的字眼來擦脂抹粉
但不就是美化數字來幫台灣防疫好棒棒背書?酸民怎不去酸台灣去酸它國?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