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施威全專欄/台灣農產品被禁 依WTO程序走,中方非已讀不回
針對農漁食品輸陸受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立院備詢時,與立委爭執,說台灣被惡意刁難,
表示 2020年起就向WTO申訴貿易障礙,總共9次。
但細看WTO網頁資料,只有3案,如下表:
ID: 5998 、ID: 6064、ID:6225
台灣產品因中方進口新規定而受阻,但新規定不是針對台灣的歧視性措施。
中國大陸去年4月就公布食品進口新制,要求各國業者進口大陸須先註冊,
新制自今年1月實施,未註冊的可以在今年8月底前補件。
今年6月在WTO部長會議時,政委鄧振中指控陸方時表示:「任何成員都不能自外於規則,
也不應逕自在未及時通知或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禁止個別會員產品進口。」
無視陸方本就透明公開;
台灣官方指控陸方「突襲」,無視20個月前就已公告。
對類此案件,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曾坦承「近期協助業者補件,目前還不了解發生什麼事,會持續與陸方聯繫。」
可見相較於陸方依程序行事,我方,特別是食藥署後知後覺、外行、不清楚狀況。
關於食藥署是不是把鳳梨酥當成水餃餛飩送件申請註冊,造成台灣產品輸陸受阻,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前後說法矛盾。
去年10月的媒體報導,吳秀梅確實說過鳳梨酥是屬於「包餡麵食」,現在她無法釐清過去的說法,
只責怪對岸:「自行申請註冊項目很多,不清楚中國怎麼分類」,卸責的同時也自暴了她不清楚實務狀況。
她還反過來指責民眾:
「有些人不要一直故意這樣在挑撥…中國禁令一波波,食藥署幫忙業者送件之餘,還得大打資訊戰。」
這話術與陳吉仲一樣,凡是對政府的質疑,就是認知作戰,認知作戰成為政府的遁詞,
這標籤貼拿出來指控批評者居心叵測,政府就可以不認錯了。
政府不清楚狀況、無能解決問題,解釋政府作為時總是以不精確的字眼含糊帶過,企圖遮瞞。
政府先卸責於陸方,接著罵質疑政府的民眾與媒體,食藥署、農委會不該只剩一張怪東怪西的嘴,
而且還是總講錯話的嘴,一張連自己對WTO發言幾次都說不準的嘴。
---------
[
申訴]WTO,台灣高層公僕加油,造福民眾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