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4
國中是「英語」、高中是「英文」,本身沒有問題。
就像國小是「國語」、國中是「國文」的意思一樣。
但這些是單純的「大標題」,前後沒有接任何其他的用字遣詞。
(「理論上」的學習進程是先學「語」,再繼續學「文」,
雖然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實務上,為了要應付考試,
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會扯不完。)
我論述的是「內文」是有前後接各種用字遣詞的情況,
不只是標題而已,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覺得你的論述很有問題。
當然也有可能你自己也不確定,
然後刻意話說一半,等我解讀,
然後再拐彎成別的意思。
(我個人越來越討厭那種話說一半的釣魚式回文)
|
我國中、高中,上課時都是所謂的「文」法書(柯旗化和東華),
不知你那時就學時有沒有懷疑為什麼沒有學「語」法書?
本來在使用上就沒分那麼細混著用。
而有讀高中的人更有可能就改講英文,
就是一種習慣用法而已。
這論述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