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分享一個我在華語師資班聽課的片段,
課程進展到後半段的時候,
其中一門課的女老師號稱跟我同一個年齡層,
這位女老師用「跟你/我同梯」當代詞來互動,
這讓我覺得那應該會很好溝通了才是,
下課時我有一個提問:
妳我都是在198X末∼整個199X,
經歷了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國小∼高中普通科的階段,
當時的整個臺灣社會氛圍就是「聽/說/講國語、英語、日語」。
為什麼201X世代之後的臺灣社會氛圍,
會變成「聽/說/講中文、英文、日文」?
一票大學老師輪番來講課,
口語會「聽/說/講中文、英文、日文」的教師,
沒有少過。
這位老師突然壓低音量跟我說「積非成是」,
然後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這下子我心裡有底了,
我會認為民間在那邊「積非成是」也就算了,
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學術圈」也在那邊「積非成是」,
那就很有「根本的問題」了。
對了,我只是「發現問題」的人,
所以請不要叫我去改善問題。
所以也難怪整個臺灣社會的「體制內」,
會被「中共的規範」給溫水煮青蛙現在進行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