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這種類型詞彙的例子是有,但佔比就是「一小部分」,而非全部。
然而「新學派」(美歸學者)的思路,簡單來說是把這「一小部分」當成全部。
我資料不查閱則已,越查越討厭某些新學派思路,簡單來說,
新學派就是「硬要把」「拼音字母的思路」百分之百的跟「純漢語思路」「強制對應」,
而且還要求純漢語思路「去配合/去將就」於拼音字母的思路,
而不是讓拼音字母的思路「來配合」純漢語思路。
很遺憾的是,我只是語文的終端使用者,
說白了輪不到我去改變這種狀況,
這種狀況本質上就是「政治問題」了,
因為這些「新學派」已經進入教育部的體制內了。
現實的臺灣社會,連基礎國語文與漢字(甚至包含臺灣閩南語),
都會是被「中共和美國」瓜分的現在進行式,
遺憾的是那些臺派吉娃娃,還是當作沒看到。
引用:
作者oversky.
這個我幾年前有在 PTT 上看到有在講,
好像舉的例子是「葡萄」,說什麼拆開來沒有意義。
word 對應的是「詞」不是「字」。
就像你講的把印歐語系的硬套在中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