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kaosc
這點倒有趣了,
不知道他國的NCAP會不會也對進口車做測試?
不管是財力雄厚的EuroNCAP還是IIHS,
我都查不到有Bentley或Ferrari的測試記錄,
所以TNCAP也別想了吧。
|
那是認證共享精神的基本原則
各國驗證及安全評鑑機構,只要取得某種認證標準,測試結果就可以互通認可
所以進口新車直接拿他國結果可以免全驗,只需要少部份台灣特規項目重驗
奢華車是法規就直接載明少量生產或是進口的汽車可免測安全項目,幾乎各國都是這樣
舉例來說,911可能不用撞測,但Panamera、Cayenne賣太好就一定逃不掉
所幸只要撞一次就好,因為大家都能拿同一張驗證結果來掛牌,當然那張證明的價格不會太便宜
對懂門道的人,這種允許同型車只需驗一輛、少量車得以免驗的法規,一直是很好用的漏洞
所以特殊車有一些很扯的手法能過關,每天驗那麼多車的機構怎麼可能不知道
但只要沒被爆出來就默許:「反正多數民眾不會關心這種小事」
官方認定的"車型"是以配備動力規格屬性去看的,這和一般人以為的"車款"不一樣
所以每批同款式只要不超過上限,就符合法規的"少量"資格
這就是水貨商最大優勢,可以迴避昂貴或難以過關的驗證項目
總代理因為這點吃很大悶虧,只要被名列總代理清單上的公司,要逃過驗證很難
像是新年式車型就算什麼都不變,只是更動"曾經送驗的項目"配備
就算只是動到電動尾門、數位儀錶、深色玻璃,或車尾銘牌多一個S,就會被認定是全新車型必須重驗
所以以前有車子減配還漲價,車商被罵無良,真的有夠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