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逛中華民國教育部網站逛到這個頁面
常用國語語詞調查報告
https://language.moe.gov.tw/Result....classify_sn=454
我就順著民國年份從少到多,去查閱各年份的「單個漢字」的字頻的統計資料的部分
(官方歷年報告,從四千多增長到五千多常用字)。
我發現了一個細節,簡單來說,它國規範漢字(包含中共國標碼、日文漢字、韓文漢字、香港粵語白話字等等)、異體字,
數量有點滴增加的趨勢,雖然目前為止比例不高,可能就十幾二十幾個字。
不過以臺灣民間社會「差不多先生,反正看得懂就好」的劣根性,
我覺得繼續增長比例是遲早的事,也是現在進行式。
臺灣社會有些臺派整天滿嘴逢中必反、抗中保台,
可是臺灣社會在地的環境,各種表面上所謂的中文文字讀物(包含傳統紙本和電子檔),
不斷的再增加「他國規範漢字」出現的比例(而且還在「常用字」的範圍內),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