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kyang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48
台灣很多商品的確比較貴,商人有很多理由
比如說市場不夠大、進口貨成本比較高、稅金因素、售後服務因素

稅金是最常被拿來當理由的,可是去查查,很多其實都免進口稅(或是只有個位數%)、免貨物稅,往往只需要營業稅

市場不夠大也是一個理由。可是也能發現人口數跟台灣差不多,但是國土更大的澳大利亞,電器也能比台灣便宜?

售後服務:別國家的同樣商品就不需要售後服務跟保固成本嗎?

說不過你的時候,無敵理由就是,不然你代理進來賣啊

總代理貴,那會不會有貿易商可以平行輸入賺取差價?
也是有的,但中間也是會有一些障礙
法律上的障礙:比如說藥品、醫療器材、嬰兒奶粉、保健食品,是需要執照跟申請的
配額上的障礙:汽車有配額、乳品也有配額
商品檢驗上的障礙:進口汽車檢驗、電器電檢等等

我對不合理售價的做法就是
自己進口,現在國外電商那麼活絡,很多都做海外生意;不做海外生意的就用代轉運
語文不是問題,Google翻譯厲害得很,日文、德文、法文、義大利西班牙,按個鈕整頁翻譯,語文不是障礙。

有些國外代購更厲害,自己開公司,辦出口退稅
我曾經請代購買過耳機(當時該商品總公司特價只限德國本地),我買到的價格跟德國人在當地買到的價格相當,等於說退稅免去的19%消費稅,10%拿來當國際運費,剩下的代購賺去,我台幣匯款到台灣的帳戶,雙方互蒙其利

保固,就賭運氣,這麼多年來,我買過許多商品,只有四個有問題
有兩個是新品到就有問題,跟國外電商溝通之後,一個全額退貨退款(含寄回去的國際運費);另一個商議折價讓我自己在台灣購買零件換上
另一個是用了幾年電源供應器故障,跟原廠訂購零件自行換上
另一個部分故障,寄回去國外不划算,就將就用
許多是台灣公司貨一半的價格,壞了再買一個也沒虧
 
舊 2022-08-01, 12:01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kya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