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引用:
作者kaosc
我覺得最大條的在於那25%~30%的貨物稅,
還有比較小條的5%營業稅和0.04%推廣貿易服務費,
但很機車的是,每一項稅都是複利計算,
進口價格的就這麼層層疊上去,
要進口一部約合台幣百萬的車,光繳的稅就要將近五十萬,
還不包括也很高的驗車費、貿易商本身的營銷成本等。


這是1/3.

引用:
作者蠻荒
做做樣子罷了,類似的震怒案、最終哪件能查出個什麼結果的
講難聽點,政府不就是幫忙搞壟斷的元兇嗎,結果就是許多商品在台灣買都特別貴

---
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在網上說、台灣薪資低、但是物價便宜
我就滿頭問號,現在許多薪資比我們高的國家、物價很多也都賣得比我們便宜,難道這些人會不知道??
都什麼時代了、還在帶這種風向.......


這是1/3.
===

最後1/3就是利潤後, 還會再抽一次(或是很多次, 看業主打算怎麼分配).
那似乎叫做盈餘保留還是盈餘發放之類的, 但我不曉得這之後個人所得稅還會不會再抽一次.

所以可看到抽稅階段至少有3層.
===

裡面有一個隱藏版就是上面提到為何很多在台灣沒有國外競爭者.
日常"公益活動"也是要花很多錢的, 球證一張6~20萬都有per年.
其餘不提... 自己算.

要便宜? 說個笑話, 法治最便宜.
舊 2022-08-01, 06:42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