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理挑個骨頭,對於網路路上的觀點論述,多年以來,我對兩句觀點論述有些反感。
要與「世界接軌」,請學好「英文」。
要與「世界接軌」,請學好「漢語拼音」。
我從來不認為「世界接軌」就得跟「英文」、「漢語拼音」綁在一起。
「英文」、「漢語拼音」只是目前這個世代,實務上的「相對政治強勢」。
在英語成為跨國強勢語言之前,相對強勢的語言是法語,
在法語成為跨國強勢語言之前,相對強勢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大航海時代),
未來世代真的難說。
印象所及,抱怨「漢語拼音」不符合歐美發音思路的老外沒有少過,
(YT影片我一時找不回來,但反正印想中有瀏覽過)。
我會覺得「與世界接軌」這種觀點,像極了一頂大帽子。
引用:
作者Irvinson
對於護照,外交部沒有獨尊「通用拼音」,要使用「漢語拼音」、「國音第二式拼音」及「威妥瑪拼音」都可以。但是出了國後,在適用漢語拼音的國家中,其他拼法只有自找苦吃,若與世界接軌,別沒事找事。現在臺鐵、國道、省道幾乎都採漢語拼音,可能只有高雄市、台中市些還採通用拼音,而古代教育體系,如大學或人名,多採威妥瑪拼音,現代教育體系幾乎都採漢語拼音。
除非中央大力整頓,否則一國三公、多頭馬車永遠存在,若光靠物競天擇,恐怕只有適者生存,強者淘汰弱者,不管自吹有多厲害,拿破崙都認為上帝站在大砲多的一邊。如果人人都不愛用通用拼音,被抛棄則是理所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