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用心整理
之前也有在蒐集資訊 但某天(應該是5/30)聽完指揮中心記者會 就放棄了
因為
1. 標準常常變 例如死亡定義/中重症定義
2. 數據常常一下提供 一下不提供
這些都造成解讀上的困難
像5/30那天聽到指揮中心宣布新增三例兒童重症
第一例
5/6 咳嗽
5/7 短暫發燒38.6 有抽搐一分鐘 送急診後 發現症狀有咳嗽 活動力食慾降低
腦脊髓液正常沒有腦膜炎 也未入住加護病房 在一般病房照護後
5/14出院
我就很納悶 之前不是說要用到呼吸器 到加護病房才算重症,這例算到重症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5/14出院,5/30才列入重症?? 是用結果來進行中重症分類嗎 不然為何這麼久
不然依症狀嚴重程度分類的話,應該是症狀出來的當下 主治醫生就可以依症狀通報才對
反正該天聽完後 就懶的再看數據了
5/30列入重症的發病/入出院時間 範圍超寬 月初到月底都有
定義也不明,時間性質也不明
標準都不清楚時 數據就不一定能完整呈現真相
甚至變成提供數據的人可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所以最後可能看超額死亡最準
*********************************************************
羅一鈞說:「中症往往都是肺炎、血氧下降等,重症是要住加護病房、有急性呼吸窘迫、敗血症等。」
新冠確診在家怎分辨輕症、中症和重症?從症狀及早偵測惡化警訊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2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