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一種省思,如果Covid-19在良好醫療配套跟政策能壓低死亡率.
流感當然也某種程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現在的問題在於歐美/新加坡/日韓區域都相繼示範過如何在大量感染下明顯降低死亡率.
為何台灣在決定共存下的準備如此草率,快篩跟口服藥都在大量感染下才購買.
以新加坡為例,目前染疫總人數129萬~死亡僅1,383人(千分之一死亡率)且達共存
https://i.imgur.com/yBWBrKS.jpg
台灣現狀,目前染疫總人數182萬~死亡1947近2000大關
然目前才到達高原處,且不確定會不會繼續上升?但死亡率快突破千分之二(145/76359)
https://i.imgur.com/DjOoDbs.jpg
從先前雙北喊的快篩陽即確診,醫師判斷便可給口服藥或相應治療.
拖了將近一個月才實施,而近日才大聲喊口服藥都足夠了.
陳時中在5/28疫情記者會說明醫療量能 ,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效率愈來愈高,昨天共開立1萬1417人份口服藥,包括輝瑞「倍拉維」共1萬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