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火氣很大, 不過後面的道路設計分析, 我覺得挺好的, 圖文解說都很好.
可能他本身很有才華, 也因為其風格成名, 所以這次看起來真的是雙方很不合.
我不是文學或公關或YT這一類的, 只是簡單看看, 雖然有標明四個重點業配.
但給你一整份看起來就已經是官方自己做的宣導手冊, 不是隨便列印的草本.
長達67頁... YT主說了這甚至可能是官員寫出來的, 那... 我猜基本上就只是"重組內文."
當然, 有些人會說這是屈服, 什麼難聽的話都會講, 我只是一個務實的人, 說明最有可能.
其實這不是只台北XX局之類, 華人就是官大於民, 看過這YT不少影片, 他算是自主型.
遇到了直接就給指導棋色彩濃厚的, 肯定衝突.
===
至於中間人角色與把關, 我屬於自己審核型且走技術, 而不是走風格/立場/文藝/創意...
所以無法置評.
理科的世界比較單純, 廠設/機械都是很誠實的, 實驗是不挑人的, 結果就是結果.
解讀... 那是上面的人的事情; 協調... 那是管理型人才的事情; 但我也不能說謊話.
工作, 真的要看人, 這次公關的雙方媒合挺失敗的...
我一定會先了解傳工作過來的, 以及接工作配合的, 以及我自己本身的一些原則.
很多時候寧可笑笑的講場面話但沒有合作, 也好過實際上合作而得撕破臉.
不然就是設停損, 大圖給5萬, 小圖每一張1萬, 你拿到哪裡付到哪裡.
雖然我每次還是先做一份工, 但分段落有停損機制, 後面拿不到$算我倒楣.
中間人要先問出雙方的意向以及看看雙方過往各自的歷史先做點判斷...
在我看來給出那本"67頁"的文宣, 基本上就是... 要你抄.
按其內容及格, 小改有趣加分, 投其所好宣揚那就是好眼力.
===
我之前也在網路上笑過幾個例子, 官員直接下"技術上看起來搖頭"的指導棋.
被軟性婉拒的時候大聲咆嘯說看過的廠商都這一付德性, 就是不想好好做(乖乖做?)
最後也只能先做上去, 等驗收後在來改細節(但後續維護的費用就是繳得很無辜).
=> 改成功能有達到, 但可能很破費, 可能不耐用, 可能要額外添購OOXX...
說多了, 官大於民很常見, 他們不會找業界的意見.
過往比較好的, 會找學術界的資料來跟廠商談, 已經很NICE了
現在不是本科身的官員給出很離譜的看法(網路上抄的?)也不稀奇.
PS. 數據分析這個, 我不好意思說是官員的問題, 這是普遍很多管理者的問題...
(這是地圖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