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ineapple1976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12
引用:
作者Quaker2013
個人是持續留在市場,長線部位領股息,等電動車大爆發,打算賺個幾倍才出場。


留在市場+1,先修正資產中10-15%PE ratio較高的股票以迎接升息帶來的本益比修正(看總經調控部位居多),當做下次加碼跟指數型定期定額的資金.

檢討過自己這20年的持股習慣.波段進出,但是以自己對風險控管的心態,常常有空手的區間.這樣的操作方式就算在對的方向並沒有為總資產真正帶來豐厚的獲利,以總資產來看只比重壓定期定額ETF年複合報酬多1-2%.
(在2008年-2009年少少買過一些 30-35的0050 , 45-50就賣掉了 :cry ,

這五年漸漸拉長自己的持股年限跟並調高指數型ETF佔資產的比例.
講白了就是把留存在身上的備用現金透過定期定額慢慢放到指數ETF,產業複雜度越來越高,也沒哪麼多時間消耗了.

是說我只是個股票庸才,不需要在市場上追求聖杯
舊 2022-05-19, 09:57 AM #64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neapple197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