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就中華民國(臺灣)公家機關而言,「正體字(國字)」其實是有官方標準,只是是由好幾份不同的文件分別來呈現。
不像中共針對電腦環境的繁體字的部分,就一份GB18030這麼的單純直觀!

中華民國公家機關的正體字(國字)的確有好幾份資料,若需要釐清,整理起來的確耗時,
如果仔細地毯式的查閱,也會發現有資料不對稱的一些細節問題(公家機關校稿不確實)。
純「字圖」(先無視電腦碼位)的部分,教育部官網有公告「教育部『楷書、宋體、方體』」
三份「母稿」( .JPG )在1998年發行,理論上「官方的漢字筆畫」就是這三份資料了。
臺灣社會在big5之後,「實務上」就「沒有」之後了,直接配合美國的unicode,
教育部標準「楷書、宋體UN」配合unicode碼位,公告推出向量字圖TTF,
教育部方體母稿(民間俗稱黑體),目前為止「沒有」推出向量字圖TTF
(我投遞過教育部長民意信箱,請求教育部推出 方體TTF ,教育部敷衍掉了)
「理論上」教育部標準「楷書、宋體UN」TTF的所有每一個字的向量字圖筆畫的「相對」角度/位置/長短,
「應該要」跟「母稿」( .JPG )「一致」才是合理的,結果我過去一個十年的近乎地毯式資料對比累積經驗,
發現居然會有小部分的字「母稿」( .JPG )和TTF的筆畫「相對」角度位置長短「不一致」,
我有試過投遞教育部長民意信箱,請公家機關主動做好地毯式的校驗並修正TTF ,
但我發現公家機關的基本心態是,要我把那一個字挖出來,告訴教育部倒底是哪一個字,
然後他們才「可能」去修正(於是有些向量字圖,我都提醒過了,到現在還是沒修正),
公家機關就是不願意自發性的去做地毯式校稿。

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有一份CNS11643電腦中文碼位規範,我個人的摸索心得是,
如過純就正體中文漢字「排序」的部分,比較之後,我會認為的確比GB18030、unicode都來得更好!
我個人認為CNS11643的「排序」才符合我所認知的「純中文漢字」的思路。
然而問題在於,中華民國教育部有在1998更新母稿版本了,
「理論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應該要主動自發的也跟著更新版本,
結果實務上「並沒有」,CNS11643內的中文漢字還是「舊版的」,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發會全字庫正楷體、正宋體TTF,是依據CNS11643規範所實作出來的,
於是就跟教育部標準「楷書、宋體UN」「不同步」了。
我試過跟行政院國發會全字庫反映問題,全字庫聯絡窗口的「態度」跟教育部其實差不多!
都是第一時間先踢皮球再說,踢不掉了,才心不甘情不願的修正一個字算一個字,
就是「不願意」主動的地毯式校稿。

我嘗試過投遞總統府民意信箱、行政院長民意信箱,請求總統府主持會議,
找行政院國發會、教育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三個單位來好好開個會,
讓這三個單位的「中文漢字」能夠「同步、一致」,可惜的是依舊被敷衍掉了。

我敢說,如果這三個單位,能夠做好主動自發地毯式校稿,並且彼此之間的中文漢字資料能夠「同步」,
「避免」「版本差異」,那麽中共的GB18030絕對非常「難以」進入臺灣社會的體制內。
很遺憾的是現實中的臺灣的公家機關多頭馬車、各自為政,於是中共GB18030就進入臺灣社會體制內了。

或許會有人說,電腦上的漢字累積至今將近九萬五千個字元,怎麼校驗得完?
我的認知是,個人電腦漢字(純軟體面向)在臺灣的發展至今累積至少四十年,
跟我差不多歲數(應該是有比我再多個幾歲)。
我是不相信四十年的時間校驗不完,公家機關有沒有心持續去運作專案罷了!

我突然想到還有第四個單位要參與開會,就是「交通部」,因為交通部管實體路牌看板!


引用:
作者Irvinson
以下純屬片面觀點,其他人不一定同意。

如果繁體字沒有標準,而簡體字發布包含繁體標準,與其死守前者,不如喜迎後者。

如果看過大量線裝古籍就知道,電子化困難在一字多形,至於骨要左右彎、華要有二筆,情況不亞於回字有四種以上寫法。而在電腦上,不同字一定會有不同內碼,「溫」與「温」本來就兩個字。如果因為不同的字在檢索或比對會被視為不同字,在會計科目合計金額若以中文為根,用excel去跑小計,那就會出錯。但是若把繁體中文轉換成簡體中文,反而因為key值有相同標準,可以用公式帶出正確的合計金額,不然就要用英文會科,那這樣誰還用繁體中文。

回字有四種以上寫法,根本沒有必要,本來就應該捨棄其他三種別字,只留一種就夠了。這個例子本在嘲笑知識分子所謂迂腐博學,沒事把學習成本翻倍,如果原本只應學習一種,結果至少要四種,這是嫌時間多還是怕書不夠念?一般人若非專家...
 
舊 2022-05-15, 09:21 AM #3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