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1. 一般火炮是屬於防守性武器,不是衝鋒型武器,位置都是在大隊的後方,提供前隊火力壓制或突圍火力支援。當砲兵看得到對方的時候,你差不多已經輸了。
現代砲兵動輒40~50km射程
台灣砲兵主力還是野戰砲12km射程
2. 移動目標(非人員,指車、船等目標)通常不會是火炮的目標,火炮的目標大部分是裸露在戰場上的人員或固定的戰鬥構體。
導引砲彈在1980年就出現了
神箭砲彈是優化產品
義大利為127mm艦炮發展的導引砲彈有100km射程
還具有打擊移動目標也就是反艦能力
3. 火炮要的不是精準,是準,它是範圍技,不是必殺技。要精準,請找飛彈或攻擊直升機。
火炮型態早就慢慢改變中
以傳統火力壓制整個面.已經是落伍的方式
當你看到你周遭的(陣地.車輛.人員)被砲兵精準砲擊中
那會產生多大的心理壓力
4. 小口徑火炮(105)以下,打的是點,中大型火炮(155)以上,打的是面。155以上必須要練熟的除了效力射(時間內打儘可能打最多發)之外,就是TOT空炸信管。當敵方進行編隊攻擊或建制攻擊時,TOT空炸是很恐怖的。
台灣這些年來還在用傳統的大陸軍思想構思砲兵
5. 火炮到現在還廣泛的被使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件是,砲彈很便宜,射程夠遠,威力夠大,也沒有甚麼科技性,人員補充迅速。要精準,請去找導引飛彈。美國可以玩出那麼多種砲彈,人家錢多可以任性。
導引砲彈除神箭砲彈外(8萬美金).誤差較小(1m等級)
也有廉價款的
只需更換新款彈頭引信(1000美金).誤差較大10m等級
6. 教官說過一句話,砲操是炮兵保命的基礎。只要有火炮,就有砲操。那是火炮的SOP,每一個動作都是必須確實做到的,否則火炮實彈一旦出事,都不會是小事。
任何武器都有基礎操作方法.戰時只需要迅速+安全即可
台灣砲操大多是表演性質
開炮前
還蹲在大砲周遭是傻子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