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隨風浮雲
有時候想想,這不就是導彈系統,能夠自動修正路徑的炮彈,不就是後面要加一個推動裝置,如果只是靠翅膀就能修正,那要如果克服拋物線的高度誤差?
當然啦!價格決定一切,如果炮彈的單價比導彈便宜個99%,那發射一百枚炮彈,的確是可以比的上導彈,反正看這次的烏俄戰爭就可以有比較了,一個專門生產打艦艇導彈的國家,也只打掉二艘艦艇而已,導彈的可靠度看來也沒好到那去。
|
時效性差很多喔
我學的那套火砲射擊計算法
(重型迫擊砲,但原則差異應不大)
從觀測發現目標回報射擊指揮所,水平測繪(準備可能一分鐘,之後每砲算30秒好了),單砲試射,二到三發修正射擊計算(砲彈飛行時間可能就30秒,也還有射擊後調整方向仰角與裝彈的時間),然後才是整排砲齊射,然後還要看運氣能否矇中高價值目標,整套搞下來可能十分鐘過去了,若是機動目標早不知跑哪去了半,並且這套路很難與uav結合,因為飛行器這觀測者的位置會一直變的。
若是半自動導彈,uav看到目標就直接回傳座標給火砲,火砲直接調整方位仰角就往概略位置射擊,火砲飛到位置
主動搜捕目標直接命中,整個射擊任務一分鐘內搞定,這是多可怕的效率差距? 這是無法單純用一比一百發彈藥成本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