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kx
Power Member
 
ok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80
勸他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影片


引用: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我們人世間的人,如果平常完全不信佛,等到苦惱來時,
雖然也可能有善知識、有好朋友來告訴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但這是少數。

如果,能在平常聽善知識的宣揚,或者是從經書上看見,知道有一位觀世音菩薩,他的廣大靈感能尋聲救苦,

於是你就一心稱名——或者受諸苦惱的時候一心稱名,或者沒有受諸苦惱時一心稱名。
那麼,當你受諸苦惱時,也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苦惱問題就解決了。

「一心稱名」就是專一其心,心不散亂的意思。
你心裡面能夠很誠懇、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前念後念相續不斷、沒有其他的妄想摻雜在裡邊。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能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而觀世音菩薩即時地在你稱念名號的時候,觀你稱名的音聲,使你所受的苦惱「皆得解脫」,就免離了一切的苦惱,得大安樂!

我 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發生作用的範圍是很小的;
太遙遠的,我們看不見也聽不見。而觀世音菩薩是法性身,他和一切眾生沒有遠近的分別
(這在後文 可以看出來),十方世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眾生對觀世音菩薩有所求的時候,
觀世音菩薩能同時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不可思議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

然而,也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但是沒能得解脫。
這應該怎麼解釋呢?那是你沒能一心稱名、沒能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關係。
如果你能夠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會皆得解脫。



引用:
講一個故事,我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這是發生在江西臨江地方,時間應該是在元朝與明朝之間。

有一位姓高名蕃的讀書人,非常聰明,十四歲就中了秀才。
後來,他與同學樊江城結婚。書上描寫樊江城的相貌非常美,她的美似乎超過一般人。

初結婚時,大家相安無事,過了一個時期就不得了!
樊江城的性格非常惡劣,虐待自己的丈夫,簡直不把丈夫當人看待。
樊江城的父母管不了她,高蕃的父母也不能管她。
而高蕃受妻子的氣,折磨得日漸消瘦,身體衰弱了下來,雙方的父母都很心疼。怎麼辦呢?

有一天,高蕃的母親做了一個夢。
夢中有人說:「樊江城前生是寺院中被人放生的老鼠,而高蕃前生是個讀書人,他到廟上去耍弄這隻老鼠,把老鼠弄死了。
這老鼠死時心裡怨恨,發誓要報仇!
牠今生變成人,是要來報仇的,一定要折磨高蕃,這是沒有辦法的。

只有念觀世音菩薩,並持誦觀音咒,或念〈普門品〉,這樣求觀世音菩薩了!」

高母醒來,知道這是個夢。心想: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總是好嘛!
於是,雙方父母就為高蕃念觀世音菩薩,也念〈普門品〉、念觀音咒,
久久沒有什麼消息,又勸高蕃自己也念。

不久,這地方來了一個老和尚,會算命,於是很多人都請他算命。
也有人通知樊江城說:「來了一位老和尚會算命,算得很好,妳也來算算!」樊江城就來了。

這時候,這位老和尚對求算命的人說:「給我預備一杯水!」水預備好了。算著算著,忽然間,
老和尚對樊江城說:「莫要瞋!莫要瞋!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鼠子縮頭去,勿使貓兒尋!」

「莫要瞋」,意思是:妳不要虐待自己的丈夫。
「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前一世他害了妳的命,是有這麼一回事,他是對不住你;
但是今生也不是真實的,妳不要那麼執著。

「鼠子縮頭去,勿使貓兒尋」:妳這隻老鼠啊,這樣地虐待自己的丈夫是不對的,應該要退縮回去,溫和一點。

老鼠是怕貓的呀!如果你繼續虐待你的 丈夫,會有貓來找你麻煩的。
說完,含了一口水,噴到樊江城的臉上。
當時一起算命的人,無論是男、是女,大家都知道樊江城的厲害,心想:「這老和尚怎麼敢觸犯她呢?」

可是樊江城沒什麼表示就回家去了。
回家後,性格改變了,把她丈夫招呼過來說:「我感覺我們以前不對勁兒,我們是夫妻嘛,應該是恩愛的。
而父母對我們是有恩德的,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才對,怎麼大家都過著這種苦惱的生活呢?」
從此以後,她變成賢妻良母了。

所以說「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這在我們凡夫而言,也是非常需要的。
我們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希望觀世音菩薩加被,改變我們的性格,使令我們的性格溫和,朋友就會多一點。


或:
虛空藏菩薩(求對象),佛菩薩有天眼~可許則許!

引用:
爾時,王舍大城有五百女人,共詣大虛空藏菩薩所。到已白言:「

我聞正士能滿一切有情所願,然今我等夫主並死,不知所趣,唯願大士示我令見。」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以威神力故,即為五百女人,各各現其本夫形狀住菩薩前。
時虛空藏告諸女言:「姊妹!當觀此是汝等本夫以不?」
彼諸女等各見本夫,悲喜交集。

時彼丈夫各自隨逐是諸女等還歸本家,七日之中為女說法,令得成就咸發無上菩提之心,住不退轉。

時五百女相共來詣大虛空藏菩薩之所,一心同聲以伽陀讚曰:
「我等今知是法相,  猶如幻化虛空性;
而為我等示現夫,  今我成就最勝業。
以是諸法皆變化,  本空、無心、無所動;
由此通達無漏法,  永不隨逐諸煩惱。
是故皆發菩提心,  願欲拔濟有情類;
蒙為我等授記莂,  當得成佛度有情。
同名善調之如來,  廣於後世修諸行;
我等獲斯妙法雨,  是故稱讚大導師。」

-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4) 唐 不空 譯
舊 2022-03-30, 12:35 P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kx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