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4
引用:
作者Earstorm-5
受不了萬物齊漲或在外消費價格過高, 我在1980年代的台灣以及後來的歐洲都看過的作法:

自給自足.

同樣自己都有養雞.
同樣都有自己種菜.
跟鄰居交換食材.
房子設計通風舒適, 切換內外/位置, 節約用電.

多數好懂, 切換位置這個比較特別, 歐美有日照系統, 也就多一個日光小時之類的說法.
所以有所謂的少日照的時期, 以及多日照的時期, 床/桌子/用餐位置, 屋主自己安排換區域.

台灣比較不會跟隨日光做調整, 但有譬如房子中間開長廊通風涼爽之類的老設計.

現在很多人也開始返回這種生活方式, 特別是歐美, 亞洲比較少.


歐美緯度高比較有這個問題
加上台灣時區上應該是要跟日本同時區的(但是我們還是用南京時間)
你沒有發現台灣日落時間都很早嗎? (比起歐美, 夏季可能晚上9-10點日落)
舊 2022-03-14, 01:49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