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LDHAN
我是說有這問題 沒有說沒人在乎 不要偷換概念
天然氣從生產到運輸到終端 都有這問題 只能降低 很難避免
尤其是生產及運輸是溢散甲烷最大的過程
我也講過每種發電都有其利弊 不需要針對缺點過度放大 但也不要過度美化
我們能源政策壓了一半的在天然氣上面 本來就該全面評估
不能說我們是使用端都用了最好的設備 沒有開採跟運輸的那些問題就輕描淡寫帶過
今年11月新聞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許多國家都簽署甲烷減排協定
屆時為了達成協定 是否會影響生產國的天然氣開採量 或是會採取類似碳中和的補償方式間接拉高成本
開採量、價格的波動我們是否承受的住本來就都是可以討論的
|
中油為了幫台電扛住電價成本今年已經虧了400億
最近天然氣的價格上升的速度比農神五號火箭更快酬載更大
這幾年台電都有經常性的降壓供電,不是今年才開始而已,十二生肖已經不夠用了
需量競價就不用說了,每年都用上還越用越多。需量競價不夠還要求工廠停工
大家準備勒緊褲帶綁好安全帶,明年隨時都會帶著大家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