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clee
以現代的角度
最有價值的是簡牘書
希望能有更多失傳的古典籍
或是未被後世篡改過的原始資料
|
若能從古墓探勘出更多的個人書信筆記,應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古人的生活。
數年前,曾去大陸旅遊,參觀了一座 "竹簡木牘" 博物館。
看到了中國第一封家書,有被感嘆到。
是在戰國時期,秦國一對兄弟 "黑夫" "驚" ,在外地打戰時,各寫了一封家書回家報平安。
1。兄長在信中,開頭問候完後,即開希望母親寄錢給他,且不要寄太少....
2。弟弟在信中,問候後,也是開口希望家中速寄錢,"室弗遺,則死矣,急急急"......
小孩在外,寫信回家要錢,從2000年前至今,好像都是一樣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