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beijing-policy
彭博社11月10日報道,美國審查過機密文件的情報官員透露,對于他們而言,中國正在成爲一個更難對付、更不透明的目標。
這些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在香港、南海等問題的解決速度如此之快,是川普和拜登政府官員沒有想到的。與此同時,
美國的間諜網絡受到巨大破壞,間諜越來越難以滲透中國。
美國情報機構的現任和前任官員告訴彭博社,他們機構存在的意義,就是向高層決策者提供特定國家的關鍵信息。而在這些國家中,中國一直是情報機構的“硬目標”(Hard Target)。
其中一名前情報官員稱,如果他是白宮中的一員,那他會要求情報優先集中在對中國海軍、網絡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的預測上,其次還有中國政府的台灣戰略和南海戰略。
然而最近,美國情報機構的對華工作並未令美國政府和國會滿意。
美國衆議院情報委員會2020年9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間諜機構未能有效應對“中國帶來的多方面挑戰”,反而過度關注恐怖主義或常規軍事威脅等傳統問題。
報告中寫道:“如果沒有重大的資源調整,美國政府和情報界將無法取得必要的成果,以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在全球舞台上與中國繼續競爭,並保護美國的健康和安全。”
對此,美國情報官員有話要說:對于情報機構而言,中國正在成爲一個更難對付、更不透明的目標。
他們向彭博社透露,
美國在中國的間諜網絡受到巨大破壞,這意味著間諜越來越難以滲透中國,其中一個表現在于美國越來越缺少會說普通話的間諜。與此同時,已經覆蓋中國各個角落的監控和面部識別技術也給美國間諜工作帶來艱巨挑戰。
美國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今年7月接受美媒采訪時曾稱,該機構正在研究如何應對中國“無處不在的監控”和“中國情報部門的其他先進能力”。
總而言之,這種障礙嚴重阻礙了美國間諜機構在中國展開工作。有知情官員稱,
這導致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官員沒有想到中國政府在香港、南海、新冠溯源等問題的解決速度如此之快。
彭博社報道稱,台灣問題也是美國情報機構關注的重點之一。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周聲稱,他不認爲中國大陸會在未來24個月內對台灣采取行動,而這一表態被外界質疑與中方的態度相似。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美國情報界對于台灣問題的判斷更多的依賴于對中方既定目標的分析,而不是來自源于原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