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rea2004
Power Member
 
orea200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引用:
作者xx123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1...JSP44PX5GYPWZU/
這事故的發生地在東部台9線的和中部落 . 2019年
在蘇花改該段2020通車之前 . 是台灣重要東部道路 . 除了鐵路 . 就此一條沒有別條
肩負花蓮宜蘭台北觀光與物資的流量 . 經濟活動與國防意義並重
尤其是長假的觀光流量可是非常驚人的 .....

這麼一條國家重要道路 . 其功能不是該文顯示的歐洲住宅區街道可比較的
卻被作者拿來比 . 只為了說明他限縮車道寬度的主張
忽略了台9車道寬縮下去 . 民生的影響 . 民怨的沸騰 . 不炸鍋才有鬼

交通部也不是...
因應該段偶發暴漲車流量因蘇花改減少. 也就是以蘇花改通車做該段的行車安全條件
原本該段的四線道已改為雙向道並兩側機車道

這個做法很交通部,標準SOP,機車涉及事故,
不管是不是機車問題,就是增設機車專用道。但我覺得根本沒有針對根因改善。
這個車禍成因是什麼?
機車騎士的注意力被違規迴轉的轎車拉走。
兩三秒後孩童出現在鏡頭可視範圍。
(雖然鏡頭有照到,但機車騎士可能視線回到前方時,孩童已經在車前了)

這個事故的重點其實是住戶大門緊靠道路。毫無緩衝。
改善做法應該是採用實體分隔隔出人行道,找適當位置設置斑馬線。
號誌採用按鍵式。就是行人要按鍵才會開始計時變紅燈。
不要說這邊人口少講什麼人行道效益。
只要附近有住戶有人在走動,人行道就是必備設施。
人行道的作用就是區隔跟緩衝。
孩童如果衝出來是在人行道上就不會跟機車衝突。
不過這邊車道過寬(不是道路過寬)。沒有物理性減速設施。也是個問題
人的本能就是視野良好,沒有壓迫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加速。
所以才會有自由車流85分位的理論。
你要降低車速就是讓"車道"變窄。讓駕駛覺得難開。
聚落入口要有物理性減速裝置。像是圓環或是減速丘。
你不能期待掛個牌子大家就會遵守。
畢竟你不靠視覺本能控制速度就是要一直注意儀表。
當你注意力一直在儀表上,就會減少對路況的注意。
東方航空401號班機是這樣。
普悠瑪6432也是這樣。

你說的交通部這個做法縱使加上機車道還是四線。
車道還是很寬,行人還是有機會衝出來被撞到。
有改善什麼嗎?
舊 2021-10-29, 10:05 A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ea200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