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樓上#19說得很好, 我覺得可以補充一部份(以下個人見解).
以前屬於小差異化可以產生足夠不同的回報, 努力一點加班收入就有差.
能力累積多一些, 收入就會有差, 而且幅度都是足夠明顯的 (給人動力).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差異化很小, 多做(或能力沒有好上很多)就沒感覺.
近15年來, 多數傳統產業都踏遍了, 接觸很多窗口很多人.
同期的, 前後期的, 男的, 女的, 好的, 爛的, 發覺他們薪資越來越一樣.
差別可能150塊錢? 5佰內? 多學一點走企業的比便利商店多2~3千?
一年差2萬在買房子, 結婚生子上有什麼差異嗎?
這也是為何我拼命(真的是抵抗大趨勢作法), 要差異化好壞勞工薪資.
也把自己的獎金拿出來(這樣分配才有話語權), 差異化好壞勞工獎金.
=> 我認為年資是狗屎, 只有實作好壞才有價值.
如果沒有待遇差異, 那真的是三個和尚沒水喝, 劣幣驅逐良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