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odpig
哪個國家比反文化比得過中國?
要捧中國可以,不要捧得這麼沒有邏輯
|
你去中國沒看他們個別省份一些非娛樂頻道吧? 我之前提過他們自製科學或國家地理頻道.
其實裡面很多好料, 譬如個別省份風俗, 飲食, 敦煌遺產維護的名人與故事歷程, 佛道發展互相影響.
我不否認他們有過文革, 但相對台灣還是剩下了很多, 你這樣說是暗指台灣在沒有外力之下的文化上自我放棄?
不講國家, 講人, 他們裡面有超多能人, youtube裡面最近已經是百花繚亂了.
之前就有提過在中國出差, 其實他們很多書籍事非常有意思的, 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欣賞.
有些還只有簡中版, 無繁體版, 我後來回來找不到.
===
回主題, 沒錯, 台灣很多藝文產物都非常的淺, 沒有底蘊的感覺.
等一個人咖啡, 轉角遇到還是轉彎遇到, 各式各樣的, 台灣沒有審查吧? 那就是自我閹割.
=> 剩下大多數都是不痛不癢的小品, 散文都算不上, 那種你看過, OK了, 就過了.
當然, 怎麼拿捏一個作品裡面的訊息量以及深淺也是很重要.
台灣過去不乏一堆為了得到政府補助而拍的東西, 這無須再提.
我不是藝術人, 是工科, 說這個或許很奇怪, 但台灣沒有匠才, 深入再深入, 精研繼續精研.
很多產業都看不太到, 更別提快速的娛樂產業.
反而是淺碟, 那種朝不保夕, 小品小故事, 以這點來說, 我覺得台灣甚至可比得上義大利.
(很多義大利片也都是這樣一個小插曲)
不同的地方, 義大利可能是濱海小桌子咖啡的一個女人回憶起往事.
內容雖然簡單, 有著壯麗的風景, 特色的建築, 咖啡飲食交織, 以及故事中的文化.
台灣, 我感覺就像旁白交代一切...
===
不好意思寫很多, 但我很愛聽歌, 愛看電影跟書.
回到上一篇, 那首飄向北方, 讓我馬上在腦海裡有了林強的旋律, 向前走的歌詞.
曾幾何時, 我們連這種時代的歌曲都沒有了? 沒了文化, 甚至也沒了生活的眼淚.
講到這裡, 悠悠的, 張雨生, 帶我去月球, 自由歌, 都是一個時代, 都很有感觸.
歌詞的內容, 對社會的批判, 對自我的期許, 加上一些夢幻.
台灣已經連這個都失去了.
連那種一個人的強者, 創作出靈魂, 想要掙脫的感受, 那種光輝也行, 我很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