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走馬探花
這個就是典型的滑坡理論
台灣沒有像好萊塢等級的製片廠
甚至連寶萊塢等級的都沒有
拿一大塊的中國來比,拿LP比雞腿吧
你看中國拍的電影,濃濃的閹割味
有沒有中國元素不重要,先審再說
底層黑暗,人生困苦不拍,煽情血腥噁心,不能拍
一定要立志向上,吃得苦中苦,一定會成功
近年來比較好的中國電影不就那幾部
我不是藥神之類的,而且這來劇情向來也是底層生活
這早些年余華的活著、姜文的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這幾年根本不是去中國化的問題與否
而是自我審查自我閹割,你看斯卡羅在中國豆瓣可以達到7.0
你看那一些奇形怪狀富含中國文化的電影
可能連兩分都不到
怪了怪了
|
問題即使中國有自我審查
中國觀眾仍然是偏愛國產電影
看他們史上十大賣座電影
九部是國產片,只有一部復仇者四上了第六名
戰狼2不用說,這種帶有濃濃的民族主義電影
很多都不是什麼大製作
票房排第二僅次於戰狼是一部小品電影 你好,李煥英
票房五十幾億人民幣 製作成本只有3.8億
台灣常聽到支持國產片
可是台灣十大最賣座的全是美國電影
第一位是阿凡達票房11億
國產片能擠上賣座最高位是第18名的海角七號
票房五億,跟阿凡達差了一倍之多
中國電影不管如何自我審查
中國觀眾看西片不是主流
得看投資者有沒有本領,能用較低成本拍出一部大賣的電影
在台灣國產電影票房要贏過阿凡達,這根本是不可能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