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說全部, 但台灣是由上而下體系的, 很多時候都是先射箭, 再畫靶, 然後, 再補箭~
先說我不懂道路規範設計, 但廠房以及設備等, 這情況都很常見了.
你弄到一半, 消防的還好, 環保的一來, 超大聲: "我告訴你, 你這個要用白鐵(台語)的管子."
... 震動的你用白鐵? 真的好專業, 我試過質疑對方, 對方會大聲說, 他/她在哪裡(公司)看過!
官大學問大, 不要爭, 先照做, 過了再說, 真的, 不然只會日子更難過.
業主董事長偶爾來看一趟, 興致到了突然想看某個系統, 結果發現不好走過去.
開始批評+指導棋: "你這個怎麼沒有留走道呢?" (當初是貴司否決要盡量"運用"土地面積?)
OK, 走道最好規範600mm~800mm, 但又塞不下了, 開"空中600mm好聰明啊~"
從此過去的人, 兩腳開開踩著兩邊走路, 這也的確是可以, 腦子真靈活
很多靈活的方法就此出籠: 上面鋪鐵板也是一招(滑), 有些工廠拿重物(自求多福)...
而我一向認為公務人員只會比私人企業更糟, 他們只會說合乎規定(其實也就是流程).
然後你問A, 不甘他的事, 你問B, 不甘他的事, 你問C, 不甘他的事, 最後都不曉得誰的事.
如果是市長要來剪綵, 突然就有人會去處理了
吐槽完了~ 有沒有合乎我的本性(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