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7...%81%8B%E5%8B%95
無殼蝸牛運動
引用:
背景簡述編輯
社會面編輯

1987年的臺灣,剛經歷解嚴、解除黨禁、報禁,但政府對於集會與結社,依然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情。此時臺灣的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解放,人民開始走上街頭,爭取應有的權益。1987年,高雄出現後勁反五輕運動;1989年,臺北出現無殼蝸牛運動;1990年,出現野百合學運。此時期的台灣民眾對於政治、社會議題的感知,正逐步覺醒,蘊藏著強大的社會能量。
經濟面編輯

1989年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高峰期,經濟發展長期仰賴出口導向模式,使台灣逐漸累積許多外匯。根據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顯示,美金的匯率由1986年的38元升到1989年的25元。此趨勢使國際資金湧入臺灣,打算在升值過程中賺取一筆,而這些資本在臺灣等待升值的同時,流入臺灣股市、房市,使得房市大漲。

根據《住宅學報》第十八卷第二期,當時台北市的「地價」從1986年的每坪6.7萬元快速升高到1989年的每坪25.1萬元,漲幅高達274.5%倍,房價上升速度相當驚人。記者何世昌也指出,在李登輝剛繼任中華民國總統的1988年,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僅每坪16.4萬元,1989年大幅度飆漲到24.0萬元,一年房價漲幅高達46.3%。

(1949-64)戰後嬰兒潮人口紅利,韓戰、(美爹)美援扶植台灣,
出口導向造成80年代台灣經濟奇跡,台灣錢淹腳目。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7593
引用:
1987年2月27日,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標售北市南京東路三段華航旁一塊1,700餘坪的土地,國泰人壽保險公司以超過公告地價3倍多的1億5千萬得標,也使其周邊土地頓時飆高,從此台北市地價開始高漲。

台灣房價在2年內漲了3倍,台北市房價則是4年漲了4.5倍。台灣的預售屋及新成屋的平均每坪單價,由1987年約6萬元上漲至1989年的約19萬元。而北市住宅價格更由1986年每坪6.72萬元,漲到1990年的36.87萬元,漲幅達449%。


引用:
天安門事件後15天,1989年6月19日上午9點55分,台股指數正式衝破萬點:10,013。交易所內歡聲雷動,股民大開香檳慶祝。

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台灣股市從1986年的1,000點,飆到1990年的12,000點。不到4年,股價就上漲了超過12倍。

1985年,台灣股票開戶僅40萬人戶,上市公司127家,到了1990年,上市公司數目才199家,開戶投資人卻高達503萬戶,佔台灣15歲以上人口的1/3,炒股成為全民運動。股價行情固定佔著各報醒目篇幅,各種報導股票小道消息的刊物充斥街頭。全台各地場場爆滿、最受歡迎的演講,幾乎都是談股票投資。台灣股市熱絡交易的盛況,甚至吸引日本電視台專程來台拍攝。

台幣升值,吸引了套取匯利的「熱錢」湧入股市,哄高了股價;光復以來從未有過的銀行低利率,使大量儲金轉入股市撐住了行情。當時股票市場幾乎是買什麼賺什麼。股市帶來易得的財富,讓台灣各階層都沉迷其中,很多人無心工作,造成勞工短缺。

當時每天股市開盤後,10點半就出現所有股票全部漲停的局面,於是交易等於停擺,投資人提早出場,營業員也樂得清閒。許多菜籃族在股市收盤後,逛街、喝下午茶、唱歌、跳舞、做SPA,過起貴婦生活。股票飆漲也帶起大量炫耀性消費活動,賓士車全年銷售超過3,000台,市佔率居全球第二。數十萬一件的貂皮大衣有人排隊等著買,以一客鮑魚15,000的新同樂餐廳一座難求,備有36,000一客熊掌的陶陶餐廳也是工商人士常宴客之處。那時最受歡迎的寵物是一條好幾十萬、養在魚缸裡的紅龍。

酒廊更是賺股巿錢的人常去之處。沿著南京東路,從兄弟飯店到環亞飯店這一段上有兩家高消費酒廊──花中花與大富豪。在酒廊有人用疊疊鈔票墊桌腳;有人臨走之際,發給門囗送客的一人一萬塊;有人給的小費是簽著5萬、10萬的支票。

股市賭局幾乎全民參與,中華民國也被外媒譏為「賭場民國」(Republic of Casino)。政府曾想出手整治,但功敗垂成。1988年7月,郭婉容被李登輝總統任命為財政部長,為了壓抑股市泡沫,郭婉容提出了次年起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的政策,結果重挫股市,台股無量下跌19天,最低回落到4,873點,引起股民上街抗議,圍攻財政部以及郭婉容官邸,而民意代表也出面聲援,要求政府負責。政府最高層為了次年底的立委選舉考慮,宣布不徵證所稅,股市重回瘋狂軌道,並在1990年2月,創下12,682的歷史高點。

泡沫總有破裂的一天。1989年10月,台灣不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台幣停止升值,熱錢也開始流出。隨著日本股市在1990年1月創下歷史高點後往下急流,台灣股市也在2月創下歷史高點後狂洩。再碰上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波灣戰爭爆發,油價上漲,到了10月,跌到2,485點。

8個月的時間裡跌掉1萬點。500萬股民暴富夢醒。90年代曾任央行副總裁的許嘉棟指出,由於當時民眾的股市及房地產投資資金多來自投資者本身的儲蓄,所以這一次的資產泡沫破滅,對台灣的經濟成長與失業率等沒有造成顯著不利的影響。不過在腐蝕人心方面則帶來不容忽視的傷害。勤儉致富、敬業安貧的美德逐漸逝去,賺取機會財與快速累積財富的心理快速形成,對日後台灣在敬業精神、工程品質、食品安全與社會治安等許多方面,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1990前夕,國際熱錢跟權貴政商一起狂歡割韭菜。
沒有美爹,你連被割割的需要都沒有。

精英哥突然又變嬰兒潮的一分子?
30年前月薪4萬8?
(台灣商人錢進大陸是從40年前,1978年中國宣佈改革開放開始,
1989年64踩煞車,92年小平南巡才又加速。)

炒菜不必放肉絲,虎爛不用打草稿?
舊 2021-08-24, 01:18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