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大陸根本製造業一直都在
只是方向性問題
|
這部分是我現在做的, 只能說虛有其表, 以前假設100個裡面還有1個好用.
現在要1000個裡面, 看有沒有5~7個; 還不改善, 未來看1000個裡面1個?
理由很簡單, 他們進展太快, 整個浮動, 腳踏實地的人變少了.
偷騙拐搶就有, 比認真的人獲利還快還多, 誰願意真的靠硬實力.
對岸領導層就是發現這個問題, 才要重回製造業.
=> 白話文: 不是有沒有製造業, 而是裡面人才爛不爛.
=> 隱藏意思: 他們不缺資源, 不缺能源, 缺的只有人才.
台灣跟中國的製造業問題略有不同, 譬如焊接.
台灣是快要沒有人想做焊接, 對岸是焊接一堆人不曉得焊接內涵.
為何全周焊, 為何Z型, 為何這個那個, 對岸很多人不問為何.
對岸領導人看到的問題就是這個, 人們有錢但變傻了(製造能力而言).
而這是製造業的根本, 風氣導正了, 製造什麼東西都會更好.
風氣沒導正, 高手走光後就慢慢爛掉.
===
此外, 他們也因為抄得太好, 外資進來吞得太猛, 分化分工那一套玩得很精.
這其實短期來講是興奮劑, 長期而言是毒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