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常見?
FDA/EMA過去20年批准的人類用重組蛋白疫苗也不過就是E. coli/Yeast/insect cells(baculovirus)/CHO四種平台
高端看起來用的是CHO,一樣是用液相層析純化,當然有機會aggreagtion跟misfolding,renature不完全就是不良率增加/不良反映機率上升
做不到大體量用小體量批量疊加就是增加批間差異的風險,這用什麼平台都躲不掉
"正常"來說不用考慮那些問題,但他們現在就是單批體量上不去,就不是正常的狀況。debug考慮這些問題很奇怪嗎?
而且我要講的是廠內生產品質系統執行面(生產批次/QC批次抽驗/文件紀錄)的問題
跟技術面有啥關係
技術面100分的蛋白你用2L做25次純化就不用分25次跑可以通通混在一起過管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