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rstorm-5
其實不用細較是哪個ISO章節, 其實這樣"工作量"就爆量了~
不是ISO本身爆量, 而是要執行的次數爆量, 文件爆量 (假設都有做齊).
如果醫藥類也有檢討, 說明審核內容, 補救或解決過程的不良單類型.
那更是爆到天邊去的量, 除非你每種只寫2句, 整批濃縮成一頁 XD
執行次數高, 退件不良高, 跑"正當工作流程"怎麼不爆量?
|
這個當然會有
Ch.6總則
"確保必要與相關的檢驗皆已執行,並確保在品質經判斷滿意前,無原物料會被放行供使
用,無產品會被放行供銷售或供應。"
6.3
"最終產品的評價應包含所有相關的因素,包括生產條件、製程中檢驗的結果、製造(包括分/包裝)文件的檢討、符合最終產品規格及最終包裝產品的檢查。"
6.9
"某些類型的數據(如:檢驗結果、產率、環境的管制)應以允許趨勢評估的方式記錄。任何偏離趨勢或偏離規格數據應提出並進行調查。"
第八章的recall還有第九章的自我查核(內稽)就是對應不良與偏差狀況的處置與持續改進
這些東西學界專家都不會跟你討論啊,因為他們很多也不懂
實驗室可以手工精雕一組data交差完事,跟用SOP上量產根本不是同一個故事
PICS/GMP的總則條文看起來比較簡單一點,但是加上ISO9001一起看的話
拿2015版就好
6.1.風險和機會的應對措施
8.5.6. 變更之管制
8.6. 產品與服務之放行
8.7. 不符合過程輸出、產品與服務之管制
10.2. 不符合與矯正措施
10.3. 持續改進
這弄起來跟ISO 13485複雜度/嚴格度差不多好嗎
你就算沒申請ISO 9001,哪家的法規/品質負責人敢讓品質手冊/品質系統鬆鬆散散的啊?
一堆要簽名負責的東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