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r Member 
			
		
			
			
								
	 | 
	
	
		
		
		
									  
		
		 在青少年教養方面, 
台灣跟中國有相似的地方 
 
中國前幾年開滴滴(白牌網約車)也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這兩年開滴滴還得限制當地戶口 動輒被開單 
先前創業公司一大堆,需要的人力,白領需求較多, 
現在連美團、阿里、騰訊都在打擊之列 
那還在職場裡奮鬥的白領們,當然是內捲了又捲,鬥了又鬥 
 
當大學畢業不再是晉身白領保證,一定要名牌大學,那補教業就會擠進大堆恐慌的學生 
從學生開始內捲 
又不像歐美藍領可自由組織工會,勞動的價格與環境有基本保證 
自營創業空間又受壓 
等於學生在學校時代學好學科就成為唯一的目標 
 
手遊、小影片app(一定是下波打擊對象) 
成為學生最廉價的消遣來源,他們不像歐美日韓的學生被鼓勵多發展興趣 
組織社團、學生會,甚至連校內運動資源都很匱乏 
那沈迷手機、用手機抒壓就成必然的途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