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民國九十九年度還是一百年度,時間太久遠我忘了,反正就是這兩個年度的其中之一,
我有報名參加過全字庫的推廣說明會。
在現場,我就直接跟全字庫的工作人員表示,我留下了我的個人聯繫資料,如果你們有空,
請聯繫我,讓我到你們的辦公室,允許我瀏覽你們的資料庫畫面,
我可以把你們的漢字資料庫的問題當場指出來給你們看。
在「當時的時間點」,全字庫的資料集「還不能」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直接下載,
民眾索取資料必須跑實體公文流程往返、寫切結書,附上身分證影本,
公家機關才會寄發全字庫備份光碟給你。
到今天為止,全字庫的工作人員「不曾」主動聯繫過我。
---
我一直認為,掛著行政院國發會的名義發行的漢字資料庫,在資料上線之前,
理應就該先行做好足夠的校稿工作,
而不該如同過往網友留言所形容的「把民眾當成實驗白老鼠」,
讓充斥著一堆資料編輯瑕疵的漢字資料庫就這樣上線了。
把爛帳丟給民眾,並坐等資料瑕疵回報,沒有任何自發主動檢測機制,
公家機關這樣搞,真的太不應該了。
我的生活區是在現任立法委員國民黨洪孟凱的選區範圍內,去年十二月下旬,
我有試過親自跑一躺洪孟凱民眾服務處反映這個討論串的相關議題,
接待的當然是民眾服務處的助理,我親眼看著助理寫了一大堆筆記,
我也留下了我的聯繫方式,七個月過去了,到今天為止,
洪孟凱民眾服務處沒有任何的主動回應,我只能說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