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goMacgyver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34
我是用累加的,資料A放第一台,資料A+B放第二台,資料A+B+C放第三台,以此類推。
資料全滿的話,就整個在複製一份到另一顆硬碟上。
這樣我擁有得到資料A+B+C+N...的原始硬碟,還有一顆備份碟。
(以上是HDD的資料儲存方式)

通常同型號HDD我會一次買兩顆,為的就是一顆機板燒了,還有可以立即更換的備品。

因為對HDD的不信任(之前攜帶時不小心砸到地上,造成一顆345MB的HDD損毀)
所以重要資料會放在SSD(600GB,當時買入價格是三萬元),
不重要的資料會放在512GB的隨身碟上,可隨時刪除。

需要挪出來進行編輯的資料都是會放在SSD上,直接在SSD上進行整理。
處理好之後產生新的N+1資料,再放到HDD進行備份流程。

另外,根據統計HDD經過三年後,資料保存可靠性只剩下90%,此時就該換新硬碟了。
舊 2021-06-20, 04:01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goMacgyv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