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引用:
作者asccpu
曾經問過中文系的人,據說是由甲骨文而來的。
吴則是古代寫法,後來為了避免與昊相混就成吳了。



延伸話題,在其他的社群媒體討論區,漢字相關的爭議討論串,我曾經遇到某酸民嗆聲說,那臺灣應該要使用甲骨文作為書面文字系統云云。
我是這樣回他:
「甲骨文」在歷朝歷代以來,早已經不敷後來世代的使用需求了,所以早就進入了歷史文物館了,
你為什麼還要使用一套連大清帝國時代都會認為不敷使用的文字系統呢?

---

教育部官網終於修正了 申 甲 兩字的國字筆順演示動畫錯誤,
中華民國的公家機關真的如同之前網友所形容的,
把查資料的民眾當成「實驗白老鼠」,
非常被動的坐等民眾反映一個問題,才去修正一個,
完全不會舉一反三的去地毯式檢查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資料瑕疵錯誤。
(同一個網站我反映資料瑕疵問題已經不只一次了)。
以我一個新北市民老百姓的身份,還能怎麼做,
才能把教育部叫到整個動起來,去主動地毯式的檢修教育部官網「所有」可能的國語文資料編輯瑕疵呢?
我去年十二月份下旬有親自跑一趟國民黨立法委員洪孟凱北海岸民眾服務處反映問題(基本上都是公家機關網站資料瑕疵一堆相關的),
有助理接待,助理還當場寫了一堆筆記,我也留下了聯繫方式,洪委員團隊至今「沒有回應」,只能說遺憾。

我投遞教育部長民意email信箱,教育部的聯繫窗口回信之後,
我會收到請給教育部的回信內容打分的民眾意見調查回函信件,
一分最低,十分最高,原本我打5~6分,按下送出前想了想,
我決定改打一分,當然我會補上打一分的理由說明,就是我過往寫的那些抱怨。
因為投遞教育部長民意email信箱,不只一次,所以我打一分也不只一次了,
不過看似教育部好像都不會痛?
舊 2021-05-28, 01:13 A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