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不用太嘲笑美國, 畢竟技術底子在, 雖然很多年沒有當過製造業主力了.
也不用看扁中國, 除去晶片科技業, 其實中國已經超車台灣了, 包括人才.
講這個會有人不愛聽, 畢竟對岸看起來還很多人的情況不太好.
但你請人會專門看後段班的族群嗎? 還是要請符合自己需求的前段班呢?
台灣目前依然在吃經國時代的紅利, 不論是建設, 還是那時候的人才培育.
國家送了一批種子去歐美把新的東西學回來, 他們回來後培育了一批在地人才.
那群人才如今都是60+的.
50~60這批是很奇妙的混和, 有一些依然是優秀具有競爭力的(同年齡者而言).
但已經有一些是父母成功後以及社會富裕起來後的媽寶溫水青蛙了, 為數還不低.
接下來更年輕就區分得非常明顯, 有競爭的都是往外擴展, 其餘就通通走上面路線.
剩下什麼? 只能看著對岸還沒提升的部分來讓自己開心.
對岸國土那麼大, 人那麼多, 你要找一些足夠數量的落後者, 其實不難.
所以如果只看末端那些人, 還可以自我良好一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