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來源是太陽能板... 並非侷限,就地取材罷了
重點是希望能在沿海地區設置"
海水淡化"設施...
記得最初看到的新聞是說:德國人研發出"低成本"的海淡化系統
至於有沒有比以色列[專門輸出海淡技術]的使用成本?就不曉得了...
引用:
|
作者tacowave
先理解三項前提
造水量 造水成本 環境適應
|
感謝回復!
引用:
該系統可以根據其目標市場的需求,量身定制一個靈活多樣的淡化器方案。
該系統設備完全由太陽能提供,能夠清除來源海水中99%的總溶解固體(TDS),
每小時可提供100升至20,000升不含任何有機和無機無機物,細菌和病毒的衛生耗散,同時將導致的成本降低90%。
這家年輕的德國公司稱,他們的淡化系統設計簡單和物美價廉,能夠從任何種類的高鹽分和污染的領土提供提供的衛生飲水
,生活用“中水”和農業灌溉和漁業據報導,日常操作只需要3人,帶扳手和螺絲刀的水管工可以完成70%以上的維護工作。
而且完全實現遠程運行。
這項發明於2020年獲得阿聯酋全球水獎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格倫登獎。
|
出處
會想請政府或企業考量引進是因為...
缺水問題!
當然汙水回收再利用也是低成本的好方法!
因為臺灣水費極度便宜... 過去仰賴氣候,但工業及農業用水佔去大部份...
而珍貴的地下水與[礦泉水]大家幾乎都不太重視

--->地層下陷~現在進行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