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真象
Basic Member
 
真象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12
以下轉貼
閒來沒事算一下數學。

可先觀察今天下午指揮中心公布的數字,高於或低於這個推估值。因為我不是周玉蔻,所以數字沒有完全精準才是正常的。

【5月20日:293(推估)】

以下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模型,而且基礎數據非常有限,僅供參考。請格外注意本篇的假設前提,當實際數據高於或低於預測,皆應回頭檢視假設是否需要修正。

根據近五日本土確診數,5月17日較極端先不算,目前每日成長率約為1.1。

5月15日:180
5月16日:206
5月17日:333
5月18日:240
5月19日:267

206/180 = 1.14
240/206 = 1.16
267/240 = 1.11

※其實333的數據也是可以解釋的,因為中間還有指揮中心分每日扣打的干擾。

回推發病約14天,假設5月14日採取干預措施有效,無新增感染者,至少要到5月28日成長才會收斂。

5月20日:293(推估)
5月21日:323(推估)
5月22日:355(推估)
5月23日:390(推估)
5月24日:430(推估)
5月25日:473(推估)
5月26日:520(推估)
5月27日:572(推估)

推估在5月28日平衡之前,發病人數為5211,這是有症狀感染者。假設無症狀比例最高40%,那麼無症狀感染者為3474,總感染人數為8685。

再強調一次,這是假設5月14日採取干預措施有效,無新增感染者。所以實際情況應該會比上述計算更糟糕。另外,由於篩檢能力不足,每日指揮中心報告的確診數字,應遠低於真實感染人數。

5月19日,陳時中表示:「目前尚無必要進入第四級警戒,因升級到第四級須符合14天內平均每日確診100例以上,且一半以上找不到傳染鏈。」

這個說法的適用條件,是疫調的能量足以涵蓋所有感染者的足跡,但現在明顯已經脫離這個條件。

從5月1日到5月14日,前14天根本沒有作為,感染人數沒有道理會減少,故5月28日才會出現極大值。5月28日之後應該就會拉平或反轉,因為已經有採取積極的防疫措施。

如果5月28日出現的是反轉,代表這幾天措施的強度足夠。如果5月28日出現的是拉平,代表這幾天措施的強度不足。

如果在5月28日之後,新增確診還往上升,代表這幾天措施的強度嚴重不足。如果在5月28日之前,就出現拉平或反轉,代表出現數據調查的瓶頸,也就是篩檢能力的上限,往後的數據都不可相信。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5月15日說,會喊「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的人腦子真的不太好使。)

※感謝提醒,本篇沒有計入520慶祝用的減量扣打。

--

【更新】

5月20日答案:286

286與293的誤差在2.3%,符合統計誤差範圍,信心水平超越97%,已經達到3個標準差。
__________________
難道是這個世界太吵 聽不到自己的思考
有人笑我腳步太小 走不到什麼天涯海角
舊 2021-05-22, 11:54 AM #2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真象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