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4
這麼說好了,我的國中∼高中階段的199X世代,臺灣體制內學校的(美式)英語/英文課程,
所教給我的A~Z的口語發音養成,
當我看到英文字母拼音組合"tsai"的時候,會唸出國語「蔡」的近似音。
當我看到英文字母拼音組合"tsau"的時候,會唸出國語「曹」的近似音。
現任總統臉書帳號「蔡英文 Tsai Ing-wen」,蔡 = Tsai ,符合我在199X世代體制內所學到的發音思路,
簡單來說也就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的發音思路。
然而,漢語拼音的思路卻是:
"cai"是「蔡」的近似音。(然而我會唸成「凱」的近似音)
"cao"是「曹」的近似音。(然而我會唸成「靠」的近似音)
我的認知會是,
說好聽一些,一組英文字母,發音各自表述。
說難聽些,指鹿為馬。
這十幾年來,漢語拼音進入了中華民國教育部的體制內,
教育部國語辭典群原本的國音二式欄位被換成了漢...
|
我的意見是給你參考用的。
而我提出的證明,只是對岸教育部會推給你的答案。
https://www.sohu.com/a/395507857_612400
在這個鍵結中,全文附上了對岸文字工作的始末。
參考書目也都有。
漢語拼音的目的是利用英語的子母音發音規則組合出符合英語拼寫的規則化漢語發音。
至於是否音準,這對他們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因為當年的他們,文盲太多,而且,需要熟悉字符的發音正是他們的小學基本教育所需要教授的。其次才是追求是否跟英語發音一致。
當然,我相信,以您的脾氣,你很可能不會接受,不過我也只是告訴你要慎重地考慮適用性,如果你打算成就一番偉業,你大可以把所有的國音二式填好,再用VBA的功能另外轉換成漢語拼音。這樣並不會增加您太多的困擾。
國音二式,在阿扁時代,還有一個叫做通用拼音的東西,其實目的是一樣的,就是為了「台灣主體性」。不過我想您可能更不能接受這種政治性的規範。
基於下一個跟你有一樣想法的人,可能是二十年後的某一人,他很大的可能不認為漢語拼音有什麼不恰當的地方,接替你此般偉業之人,可能會因為他自已的認知而全盤否定你採用國音二式的努力。
你為什麼要讓你的努力添加上不必要的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