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rnan
名詞真的要釐清...
強制與自願,收費與否跟是否設定篩檢條件(限制區域、有無症狀、有無接觸史這類的條件)
都要談清楚比較好
美國那種應該是免費、無強制、無設定篩檢條件
這種雖然不是全員篩,一樣很耗錢
但我不是很清楚美國檢驗後的處理方式
如果有陽性,不論真偽...
檢驗者是居家隔離還是至指定地點隔離
相關接觸人是強制驗還是等隔離結果後再處理
這些或是更多的決定都會影響花費...一個決定下去可能就是花的錢成倍增長
所以當初台灣說不驗...我是有點遺憾...但還是能接受的
|
為何我不會支持全國普篩?
因為範圍太大,所花費的時間太久
若你無法阻止人員流動,包含國際往來、各縣市之間的往來
驗過的跟沒驗過的還是會互相接觸
就算抓到確診者,結果還是依造現有的模式去抓出接觸者重驗
若完全沒有確診病例,也只能說明那期間沒有
若是持續與國際間有往來,現有制度的破口依舊存在
再次抓到確診者的時候,難道又要重新全國普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