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LDHAN
台灣目前篩檢量還不夠強,所以除非有接觸史,不然先針對有症狀者檢驗效率較高
快篩對無症狀會有偽陽性,且無症狀的傳播力較弱,所以現行狀況除非有接觸史地緣關係
不然無症狀者除非自己有意願,不然應該還沒有驗的必要
(因為即使病毒量夠但無症狀者少掉噴嚏咳嗽那些散播途徑 除非親密接觸者 不然危脅性相較低)
|
個人比較傾向嚴格管制二週以上,因為一但朝大爆發的方向走的話,在大爆發前和後的嚴格管制差別是巨大的,不然到時醫護資源撐不下去時,重症死亡率會節節升高。
而且嚴格管制下,感染傳播機會大幅減低,這時再來針對有症狀者的篩檢,且運送過程需高規格防護…比較可能避免大爆發的機會
但,基本上當前政府作為來看,通常是大爆發才會痛定思痛,那時才會想要嚴格管制吧?
PS:想想,我們國家一開始不就以高規格對待,才確保之後一段時間的安穩,可惜安穩久了螺絲鬆了,後序作為越來越荒腔走板,夜路走多了終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