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oluba
這次的破口在航空業,而且也不意外
只要航空業不能依造一般民眾入境隔離14天的規定
不管是三天、五天,都一樣是漏洞
拉長隔離天數,機組人員不夠用
想靠疫苗防堵,台灣又無法第一時間買到各品牌的疫苗供人挑選
就看之後要如何解決航空業的問題吧
至於為何當初不普篩?
我就問問,需要多久普篩一次才能有效防堵境外傳入的疫情?
|
防疫靠的是控管
但普篩跟防堵並不衝突,普篩單純就是數據統計
歐美日韓疫情亂歸亂...但人家那一團的政經實力擺在那邊
用相同的普篩模式才能把我們的數據融進它們的體系內
當時WHO不受美國信任,我們成功分享數據的機會很大
我還是那句老話...普篩就是花大錢與國際接軌...
不是口罩外交那種偶發性的作業
是很正式而且有機會形成制度一直持續下去的那種
但花的錢也會遠遠超過口罩外交就是了
也就是我們國家處境尷尬...才會去糾結這種東西
不然省錢就是最實際的決定...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