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eraflare
長期來看 冠狀病毒變異的趨勢是 以傳染力高/致重病率低/死亡率低 來變異發展
同種病毒之間 變異種也會產生所謂天擇般的競爭
目前台灣流行的英國種病毒:
發燒的比率不到1/3
甚至可能>1/3 沒有症狀
絕對大數是: 輕微咳嗽//鼻塞.....
防堵就依照腸病毒 勤洗手(不一定酒精)//避免人多聚會//口罩戴好戴滿
台灣要靠疫苗恐怕要寄望七月以後
但好處也不是沒有
得過[英國株] 的病患比起陰性的人要在受到[致病力強]的變異株感染機率下降太多了
雖然這樣看起來是好發展 但是相對延長的國境封閉的時間
我看起來:[大概12-18月] 最差可能到2022年底還看不到預判的路徑
希望屆時 冠狀病毒已經比一般流感致死/重症率低 比較起來才能解除pandemic
|
高致命性疾病,基本上都是走類似的流程
所以歷史上的大流行,才會都是幾年嚴重,之後平穩,這不只是所謂的人體集體免疫效果
還包含了疾病本身的變異,像愛滋病剛出現時,那時我國中,記得走廊全是相關海報
說有多可怕,就有多可怕,致死率非常的高,但時至今日,不光是治療方法有所突破,愛滋本身致死率下降也是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