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之前就討論過了...如果你真的要討論的話.
先拿掉風險高跟有症狀的部分, 這些基本上都要準備好隔離的地方或是隔離病房了...
另外你先去看所謂 “自主管理規則” 是什麼? 再請你想一下為什麼要這樣做...
快篩不是解決的方法...
1.篩完 有問題 > 核酸 + 隔離 +調查
2.篩完 沒問題 > 偽陰性 > 這個人就被放掉....
3.篩完 有問題 > 偽陽性 > 核酸 + 隔離 + 調查
另外核酸檢驗在沒有(發病)症狀前, 也是會篩出陰性...
上面這些人你都要準備好地方隔離起來...
請問你有想過嗎?
現在台北市是不得不做快篩, 可是你有看新聞嗎?
不相關的人或自覺有問題(不再那個區域活動的也去)... 都跑去, 反而增加風險與擴散的問題...
引用:
作者twu2
現在找不到感染源, 花大錢就比就好?
我也不清楚這個政府為什麼這麼反對成本低的快篩 (還是他們拿不到成本低的快篩?).
一直扯偽陽性跟偽陰性, 也不就就是不想做的話術.
對於風險高或有症狀的人, 篩完之後:
陽性: 抓去隔離
偽陽性: 也一樣抓去隔離, 幾天後變陰性再解離
偽陰性: 要求自主管理
陰性: 要求自主管理
完全不篩, 全部要求自主管理, 就跟沒管理一樣 (3+11 後面的 11 不就到處跑了), 篩了至少會少一些到處跑的確診者.
還是一樣把這類想法的人打成小粉紅就不會有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