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97
引用:
作者GCVincent
嘉南大圳建好以後,台灣稻米才有辦法三年輪種。

而且是一年兩期稻作。一期稻作大約3個多月,二期稻作產量會降低2∼5成,
如果有三期、四期,不知道產量剩多少?
(按比例,1期為1,2期0.8∼0.5,3期0.64∼0.4,4期0.512∼0.2。
假設完美條件沒有災害,一樣的施肥、勞作、土地面積,有腦子的人應該
不會種3期以上,土地沒有休息,第二年耕種相當於連續的第5、6、7、8次
不可能恢復原定產量。土地鹽鹼化、砂化要怎麼辦?多喝水嗎?)

再來,台灣糧食自給率及格,是建立在人民飲食習慣改變,單人食米量降
低到古人1/2以下。稻米休耕停灌影響到糧食產量,這是國家戰略,影響
到國家安全。

******以下離題*******
大喇叭吹一吹停灌、宣導省水,633馬上好?!
替代方案、可行性評估、投資風險評估?

台灣如果因為旱災缺水而導致農產欠收,那麼廣東湖南呢?
(古人說湖廣熟,天下足,然而現在...



拍謝,不會轉貼發帖的網址。

傳統的灌溉方式,應該可導入新的工法(以滴灌,噴灌...更多的工法,取代漫灌或傳統工法)達到節水目的。

PS.以色列印象農產品出口量不少。

-------------------------------------------------
2021-04-21 別再傳「農業用掉七成的水」

2014-12-29 農用水入滲地下水,每年可補注6座翡翠水庫的量

2021-03-17 不要一缺水,就想停止農業灌溉!台灣需要的是「節水產業」

2016-03 氣候變遷下農業灌溉水資源調適因應策略

2015-12 2015農業灌溉白皮書

2016 水與發展—涓滴珍惜、水源永續

由網路查來的資訊,台灣用水比重占7成的農業,其中灌溉用水又對於涵養地下水十分重要;那對於台灣農作物的灌溉方式是否有更現代化的技術協助農民升級,以期不用靠休耕補助達到政府:農民:大眾、3贏的環境。
舊 2021-04-27, 04:26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現在在線上